黄金和纸币的战争:从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间:Fri Sep 18 15:26:33 CST 2020 浏览:2909次 编辑:火鸟科技

  

上一章《金本位制的三种表现方式》中我们讲到了金本位制三种方式的基本含义,这篇文章我们从时间轴的角度捋一捋它们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轨迹

从牛顿提出金本位制的1717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金币本位制也就是非常纯粹的金本位制一直持续了大约两百年。

然后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就是处于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交替进行杂乱无章的阶段。在这个期间有些国家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有些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而且在这30年左右的时间内变来变去,所以说它处于一个杂乱无章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直到1971年,是金汇兑本位制而且很稳定。而在1971年以后,纸币就和金子脱钩了。金子是金子,纸币是纸币,两者不搭界。这其中二战以后到1971年的金汇兑本位制很纯粹。不过美国这段时间都不是纯粹的金币本位制,但应该是合格的金块本位制,其他国家就是金汇兑本位制。

而且这种情况没有颠三倒四折腾来折腾去,一直保持稳定。一直到1971年,美国人宣布不玩了。你们要是再拿着美元跟我换金子,对不起,我不换了。这样金汇兑本位制也就崩溃了。而金汇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里面的终极阶段。结束了,接下来就没有什么金本位制了。

整来整去还是因为金子不够用

在金币本位制之下,也就是最纯粹的金本位制之下。金子和纸币是随时随地可以自由兑换,民间也可以铸造金币。那这个时候金子的数量必须要有保证,纸币多,金子也就必须多。而纸币一般是国家主导或者亲自发行的。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再加上一些战争啊这样的一些别有用心的需要。纸币总是越发越多,尤其是战争,往往是一个催化剂,会导致纸币的增多。不管什么原因,经济发展也好,战争也好,别有用心也好。总而言之,当纸币多到一定程度了,那金子肯定就不够了。那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那只能是限制纸币对金子的兑换。所以金块本位制就出现了,金块本位制的核心要义就是兑换可以,但是不方便。我给你设条件,最常见的条件就是你要是大额的,我就给你兑换,小额度就不予以兑换。

你这样想就比较好理解这其中的逻辑过程。如果你要是去看货币金融史,或者是去看世界历史,你听那些史学家给你讲的那种非常科学严谨的那种分析,他们都是非常负责,非常透彻也非常准确的。但是你可能半天摸不着头脑。金块本位制一定程度的解决了金子不够用的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布雷顿森林体系

纸币越来越多采用金块本位制的方式,依然不能够满足兑换金子的需要,怎么办?而这个时候,世界又连成了一体,世界经济都是互相联系的,那怎么办呢?那大家可以把金子凑在一块儿了或者选择一个大哥。这个大哥他们家的金子相对来说宽裕一点,于是就让大哥家的货币跟我们家的货币形成一个固定的比例。

如果某个人他铁了心非要兑换金子。那这个人就把我们家的货币先换成大哥他们家货币,然后到大哥他们家去换金子。从道理上讲,貌似是你要换总还是能换。但是你想想看,这是不是特别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金子就全世界而言,总量是不够的,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总量不够的情况下,各家各户的多少还有差距,也就是还有一个结构性的不够的问题。虽然总量不够,但有的富裕一些,有的就穷一些,对于穷一点的国家来说,老百姓想用纸币来兑换金子的量如果比较大,那怎么办呢?

好办全世界一盘棋大家都到大哥他们家兑换金子,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各个国家的精子储存数量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说来说去都是金子不够用惹的祸。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他的名字叫布雷顿森林体系。

其实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在布雷顿那个地方开了一个会,最后定了一个事。定的这个事其实也就是老生常谈的金汇兑本位制。只不过是明确了大哥是谁,最后确定下来,大哥是美国。

我们在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时候,我很想说说这个会议召开的时间。这个时间是19447月。这个时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我们都知道19447月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般来说,战争对于经济的破坏力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世界性的大战仗打完了怎样发展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所以仗打完了来好好研究一下经济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可是。1944年的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没有打完,不仅没有打完,当时离战争结束还远着呢。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我们下一章再说。

 

本文观点借鉴:《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  作者:静思有我喜马拉雅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火鸟科技取得联系,火鸟科技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所产生的问题与火鸟科技无关,火鸟科技网站均不承担任何责任。联系方式:0731-88611852。)